无声家族中的健听姐妹,穿梭在两个世界
2022年9月,无声河南新乡,家族健听姐妹李楠楠(右)和丈夫在他们开的穿梭无声火锅店里。 (南方周末记者 高伊琛/图) 很长一段时间里,世界32岁的无声李楠楠和表姐张娟都是家中的少数群体——她们听得见。 家里人大多数听不见,家族健听姐妹包括她们各自的穿梭父母和外祖父母。作为听障家庭中听力健全的世界孩子,就像2022年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《健听女孩》讲述的无声那样,她们是家族健听姐妹生活在无声世界的家人们连接外界的桥梁。 但在电影之外,穿梭健听子女的世界处境仍鲜为人知。这一群体人数并不少,无声中国听力障碍者近3000万,家族健听姐妹而在听障者组成的穿梭家庭中,约90%育有听力健全子女。上海大学文学院中国手语及聋人研究中心主任倪兰在2022年的文章中披露了这一数据,并称相较于听障者,健听孩子受到的社会关注更少;他们听力正常,却因出生于听障家庭,常常处在无声与有声两个世界的边缘地带。 过往十余年间,妹妹李楠楠和丈夫在河南新乡开着一家无声的火锅店,累计为三十余名听障者提供了就业岗位——这是她对养育自己的听障家人的回馈。姐姐张娟是幼儿园老师,也是听障孩子的母亲——她陪伴孩子完成康复训练、学会说话,回归健全孩子的学校就读。 姐妹俩很少提及,穿梭在两个世界中的感受。 无论年龄大小,与外界沟通的责任总是落在听障家庭中的健听者肩上。 小时候,年龄仅差一岁的姐妹俩在姥爷家生活,听不见声音的姥爷是家中主心骨,她们口中的传奇人物。 姥爷是一家皮革厂的正式工,有见识,也很勤快,什么事儿都安排得井井有条。上班前,在家把米饭蒸好,菜备齐洗净,中午回来马上能下锅。到了傍晚,在路口支个小摊,给人修自行车。李楠楠总跟在姥爷屁股后面跑,性格也随了他,坚强、果断。 一家人住在皮革厂家属大院。有一天,拆迁队上门,绕过在家的姥爷、姥姥,径直找到了李楠楠,说要拆掉他们的房子。她那时7岁。 “你要把房子拆了,你让我姥爷住哪儿去?”她问。 拆迁队给她解释,四合院的平房要拆掉盖成楼房,他们安排了新房子,可以让姥爷选楼层。 “你得跟我说清楚。”李楠楠像个小大人般回复,随即将大院里的叔叔阿姨都喊了出来,问“这人说得对不对”。邻里街坊们给了肯定的答复,李楠楠才拍了板,跟项目经理去签合同。其实她刚上小学一年级,连合同上的字都认不全。 现在回想起来,姥爷在上海读过书,识得字,“相当于现在的大学生”,难道不能出面代表全家签合同吗?受损的听觉阻碍了姥爷和外界的交往,也剥夺了本应属于他的当家权。 “沟通是像一座大山一样的障碍,越不过去。”2022年9月,李楠楠的丈夫王伟松在火锅店向南方周末记者感慨,他们的二女儿悦悦如今6岁,还在上幼小小当家人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十年增长3.4岁,人均预期寿命变化潜力何在?
- 周五周六厦门会展片区多条公交线路临时调整
- 高速公路ETC 厦门还有近40万辆车没装
- 厦门影视界为推进影视产业发展出谋划策
- 芬兰总统办公室:芬兰将于4月4日正式加入北约
- 高达172% 厦门居民杠杆率全国第一
- “放管服”改革出新招 厦门普通货运车辆可网上年审
- 厦门自贸区首架国产民用租赁客机落户
- 从2万到10万, “给老兵打造一个有温度的家”
- 厦门集美将增一幼儿园 办学规模9个班
- 厦门获批建“芯火”双创基地
- 今后在厦购房租房和失业 均可自助提取公积金
- 文旅部:2月16日起恢复对涉港澳台营业性演出的受理和审批
- 滴滴“全民拼车日” 厦门岛内拼成率领先全市
- 厦门鼓浪屿鼓励影视文化发展 项目落户最高奖励100万元
- 2020年春运首日火车票12月12日开售
- 女留学生泰国被杀之前,三名青年嫌犯的小城人生碎片
- 厦门发布2019年企业工资增长指导线 上线13%下线3%
- 冷空气停下脚步 厦门本周天气晴朗又温暖
- 厦门地铁6号线 林埭西至华大段月底开工
- 搜索
-